喷射成型产品缺陷的原因及对策
现 象 | 原 因 | 对 策 |
滑落 | 树脂 / 玻璃纤维比例不当 粗纱粘结剂不适当 喷枪和模具的距离不适当 | 使树脂 / 玻璃纤维比例适当 选择粗纱品牌 以适当的距离和方向作业 |
厚度不均 | 喷射作业不熟练 树脂粘度不适当 玻纤的分散性差 | 提高作业熟练程度 调整树脂粘度 选择粗纱品牌 |
浸渍不良 | 树脂 / 玻璃纤维比例不当,树脂量少 树脂、玻璃纤维喷射路径不一致 凝胶速度太快 粗纱粘结剂不适当 | 调整树脂 / 玻璃纤维比例 调整喷射路径 减少固化剂比例 选择粘结剂品牌 |
针孔 | 脱泡不好 凝胶速度过快 树脂 / 玻纤比例不当,树脂量少 树脂粘度过大 旋转不当 | 提高作业熟练程度 降低固化剂比例 调整树脂 / 玻纤比例 使用低粘度树脂 在室温下旋转到凝胶 |
固化不良 固化不均 | 树脂 / 固化剂比例不当,固化剂少 固化剂用量不稳定 | 调整树脂 / 固化剂比例 调整的喷射厚度 |
白化 | 铺层太厚 固化速度太快 | 铺层厚度要适当 固化剂、促进剂量要适当 |
龟裂 | 胶衣固化不良,或在凝胶过程中喷涂铺层 凝胶速度太快,发热量太多 | 待胶衣固化后再喷射积层 降低固化剂比例 |
SMC/BMC 成型法产品缺陷及对策
现 象 | 原 因 | 对 策 |
颜色不均 | 低收缩剂分离 固化速度过快 颜料不好 | 减少低收缩剂添加量,更换低收缩剂 延长固化时间 选择颜料 |
表面无光泽 | 低收缩分离 | 更换低收缩剂,使用有酸值的低收缩剂 |
玻璃纤维不均 | 玻璃纤维分散不好 | 采用分散性好的玻璃纤维 减少玻璃纤维的用量 玻璃纤维的切断长度短些 |
气 泡 | 浸渍不良 卷入空气 固化不良 | 把 SMC 浸渍搞好 提高 SMC 硬挺度 缩短凝胶化时间 |
针 孔 | 吸入空气 SMC 流动性不好 | 调节 SMC 硬度 提高合模流动性 提高 SMC 柔性 |
RTM 成型法产品缺陷的原因及对策
现 象 | 原 因 | 对 策 |
裂纹 | 树脂过多 | 增加毡、布 拐角加腻子(加大 R ) 预成型玻纤分布要均匀 |
厚度不均 | 脱模时变形过大 喷射作业不熟练 | 提高刚度,提高固化度 脱模处理要适当 |
发热量过多 | 使用低放热树脂,薄壁化 | |
气泡 | 拐角缺少玻璃纤维 | 拐角刮腻子 |
树脂注入速度太快 | 降低注入速度,提高树脂粘度 | |
浸渍不良 | 局部玻纤过多 | 玻纤分布均匀化 |
树脂流动性不好 | 设置气孔,变更注口位置 | |
白斑 | 固化不良 | 增加胶衣和树脂的固化剂量 延长充模时间 |
胶衣厚度不足 | 厚度要在 0.3mm 以上 | |
玻璃纤维过多 | 玻璃纤维用量要适当 | |
树脂固化收缩 | 加填料,使用低收缩树脂 | |
粗纱、硬度大 | 再选牌号 | |
邹折 | 玻璃纤维流动错位 | 用对预成型坯粘结剂有效的粘结剂,减慢注入速度 |
玻璃纤维类型质量不好 | 选择质量好的玻纤 | |
挠曲变形 | 脱模时固化不全部 | 促进树脂固化,用补强材料提高刚度 使用矫正夹具 |
树脂固化收缩 | 使用低收缩剂,使用填料 |
人造大理石成型法产品缺陷及对策
现 象 | 原 因 | 对 策 |
填充不良 | 填充物重量不足 密封材料偏移 模具变形 树脂过多(树脂混合物比重不均) | 严格重量管理 矫正密封材料位置 检查修理模具尺寸 校对各种材料的计量值 |
脱模不良 | 脱模剂涂刷不足 填充材料层未固化 | 再次检查涂刷脱模剂次数 再次校对固化温度、时间;检查固化剂用量 |
裂纹 | 填料层固化发热 厚度不均匀 填充材料层搅拌不好 | 检查固化剂量、固化时间、温度 重新评价设计 提高搅拌能力 |
气泡 | 注入时模具温度太高固化就开始了因急速注入、滞留了空气 注入口不合适 排气口位置不当 | 注入时模温降低 注入速度不要太快,慢慢注入 检查注入口位置 把排气口设计在较高位置 |
脏物 进入 | 胶衣层进入脏物 胶衣层固化时进入异物 填充材料层进入异物 | 改善作业环境 固化炉内去掉鼓风机或进行炉内清扫 清扫添充材料混合作业场 除去模具内、外的污物 |
固化 不良 | 固化剂用量不足 搅拌不充分 固化温度、时间不足 材料温度降低 | 检查计量 提高搅拌能力 检查固化温度、时间、并重新评价 注意初始混合物温度的管理 |
颜色 不均 | 厚度改变 (因模具变形厚度的变化) (设计图上的厚度变化) 填充材料搅拌不好 | 检查、修正模具的形状、尺寸 更改设计图
提高搅拌能力 |
产品翘曲 | 固化不良 填充材料层的固化收缩 | 模内的固化程度要适当 参看填充层固化不良缺点 加强后固化 在收缩方向上进行调整、改变材料 |
胶衣的缺陷 | 参看手糊成型法胶衣方面的缺陷及对策 |
浙江新纪的产品销售全国各地